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河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社长总编:胡 炜

社长助理:贾志远

编辑部主任:宋先锋

责任编辑:吴丹丹

编辑部:童殿程 欧阳曦  吴丹丹  石刘影

美术编辑:李婉婷

网址:www.hnkjzzs.com

邮箱:hnkjzzs@vip.126.com

杂志社地址:郑州市政六街3号

国际刊号:1003-5168

国内刊号:41-1081/T
邮发代号:36-175
创刊时间:1985年
杂志开本:大16开

《河南科技》最新信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河南科技:基于空间句法和3S技术的城市绿地可达性评价
杂志名称:河南科技 投稿:河南科技杂志社
摘要:以往对于城市绿地可达性的研究缺少从空间本体以及人的认知角度的科学评价模型。本研究以2002年、2014年广州市Landsat7(ETM)数据解译广州市中心区内土地利用变化,提取城市绿地作为分析对象,结合GIS技术对12年间绿地的空间格局变化进行研究,并使用句法参数评价2014年绿地可达性和服务效率值,得出以下结论:①广州市中心区内绿地面积逐渐减少,其中重点体现在城西金沙洲一带以及珠江新城一带的绿地面积上,彰显出高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的必要性。②区域内小型绿地的可达性和效率值较高,所能提供的服务较多,对城市空间具有更强的塑造能力,而体量较大的绿地往往布局在城市外围,所能提供的服务有限,对城市空间的塑造能力较弱。③政府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对市中心小型绿地的塑造和维护,避免其因为大量人流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并通过某些手段对其进行再塑造。

关键词:空间句法;3S技术;绿地可达性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古恒宇,华南师范大学2012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为GIS技术与空间句法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1 引言

部分学者将城市网络发展进程总结为三条原则:节点、关联性、层次性[1],城市节点之间的大量连接造就了威尼斯、佛罗伦萨等有活力的城市体系,而缺少连接的节点则缺少对城市的塑造能力,导致单一、衰败的城市景象。城市绿地作为构成城市体系的重要节点之一,在工业化和土地扩张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成为一个反映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质量指标,对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居民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而目前国内对城市绿地的评价指标体系却并不完善,只重视绿地的面积和比例指标,缺乏绿地服务功能的公平性评价[3-5]。城市绿地的可达性(Accessibility)是体现绿地资源享用的公平性和社会平等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生态城市所要实现的环境改善、经济发展、社会平等3大目标之一,弥补了目前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之不足[6]。

某一景观的可达性是指从空间中任意一点到该景观的相对难易程度,反映了景观对某种水平运动的景观阻力[7]。纵观国内文献,已有多名学者运用GIS方法多角度对绿地可达性进行评价[8-15],但其对于可达性的评价方法主要集中在数理运算角度(如O-D矩阵法、两步移动搜索法、平均加权旅行时间法),缺少从城市空间本体入手对绿地可达性的评价。而由于城市空间的主体是人,因此可达性的评价手段最好应反映人的运动特征,与人的认知相吻合。

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16]。早期对城市路网形态的研究从空间组成入手,着眼于纯粹的几何性相关的形态[17],空间句法从组构角度研究城市路网,组构被定义为一系列互相依赖的关系,其中每一个关系由它自身与其他所有关系之间的关系所决定[18]。在模型上,空间句法经历了由关注视域的轴线模型到关注人运动规律的线段模型的过程,这些模型都是对城市中人车流的量化描述。空间句法理论认为空间结构通过影响人的感知从而影响人的行为乃至城市经济文化活动,并提供了一种探索城市规律、挖掘空间内在关系的全新视角,目前已被国内外大量文献应用于城市形态和城市路网形态的分析[19-23]等领域中,但却并未将空间句法理论应用在城市绿地可达性评价上的研究先例。笔者认为将空间句法理论与3S技术结合进行城市绿地可达性评价至少有两个优势:(1)从空间本体角度,运用空间组构理论进行可达性评价,相比以往机械化的数理方法有较大提升;(2)从人的运动角度,以人为主体进行研究,体现出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思想。

本文以2002年和2014年广州市中心区Landsat7数据为基础,通过在ENVI软件中波段之间的组合解译,得到十二年间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并着重研究城市绿地的变化和空间格局变更。在此基础上,以2014年数据为基础,通过谷歌地图矢量化城市道路,并将空间句法理论计算的城市路网参数与2014年城市绿地进行叠加分析,得出2014年城市绿地的可达性及效率值情况。一方面为人们认识城市绿地空间格局进行探索,另一方面为有关部门制定生态规划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区域、数据

广州市中心区范围包括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及白云区南部的部分区域,考虑到研究的便利性以及城市快速路对城市景观和次级道路通勤的阻隔作用,本文选取广州市环城高速作为中心区边界。根据Google地图截取边界内部道路图后进行道路矢量化操作,建立道路空间数据库。广州市中心区土地利用影响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分别下载了条带号为(122,44)的两张Landsat7卫星影像,时段分别是2002年11月7日、2014年10月4日,其中2014年图像以同一时段Landsat5数据为基准进行了条带修复,绿地数据由遥感图像解译得到。

2.2  空间句法模型 

空间句法本质是根据图论原理进行空间分割,使用公式量化空间,挖掘空间的内在规律。传统空间句法使用“长度最长、数量最少”的轴线代表城市道路网络,并使用整合度(Integration)等参数量化轴线。轴线模型基于相互可视原则进行运算,轴线用于代表相互可视的凸状空间。线段模型以真实路网数据为基础,考虑到路网偏转的角度对人流出行的影响。线段模型在计算搜索半径时也更具灵活性,可考虑拓扑搜索半径等多种不同情况。

    空间句法模型主要变量:

(1)节点总数(n):搜索半径内节点数量之和即为n。

(2)角度全局总深度(ATD):表示网络中某一节点距搜索半径内其余所有节点角度拓扑距离之和。ATD值越大,代表该节点深度越大,即拓扑可达性越低。计算公式为:

                            (1)

     注:ATD(x)表示点x的角度全局总深度;dθ(x,i)表示x与i之间的角度拓扑距离。

    角度平均深度(AMD):表示网络中某一节点距搜索半径内其余n-1个节点平均角度拓扑距离,同样表征该节点的拓扑可达性。计算公式为:

                          (2)

    (3)整合度(Integration):反映网络中某个空间与其他空间集聚或离散程度,整合度越高,代表空间集聚,该空间的拓扑可达性也越强。整合度是衡量空间渗透性及到达性的一个重要参数。计算公式为:

                                (3)

    (4)角度选择度(ACH):反映网络中通过某一节点的最短角度拓扑距离的次数,ACH越高,反映在实际出行中,选择通过该空间的概率也越大,空间穿行性越强。计算公式为:

                           (4)

     注:ACH(x)表示点x的角度选择度;σ(i,x,j)表示通过点x的i,j之间最短角度拓扑距离。   

(5)城市效率值(Effciency):整合度为某一节点到达其余所有节点的距离的函数,可近似表征由某一节点的出行成本;选择度为某一节点被其余节点之间最短路径经过的概率,表征节点的获得成本。二者的比值可以反映节点获得与支出之比,此为城市效率值。该参数可用于评价城市空间的合理性,若效率值越高,则表征城市空间的渗透性和吸引力越强。

                                                        (5)

2.3  核密度估计法

    密度估计是通过计算空间中的样点数据离散以及聚集程度,并生成一个连续密度表面的方法。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是在每个样本点周围画一个圆形邻域,应用从中心到边界为由1至0变化的数学函数,形成一个适合每个样本点的平滑、弯曲的表面[24]。计算公式为:

                            (6)

    注:k()为核函数;h是KDE的搜索半径(又称带宽);n 是带宽范围内的已知点数目,即样点的个数;计算结果即为点x的核密度。

在核密度估计计算中,搜索半径h对于结果的影响很大。h过小会导致计算产生的面数据平滑程度不够,导致突兀;h过大则会使计算结果掩盖一些真实细节,无法得到对原始数据的真实反映[25]。在设定h时,要基于实际情况选定与实际相符合的值进行核密度估计。

3 实证分析

3.1  2002年——2014年期间广州市中心区土地利用变化总体特征及绿地空间布局

将下载好后的图像导入ENVI软件,使用掩膜截取出广州市中心区区域图像,以543波段组合进行解译(OIF指数最高),基于最大似然法在类别可分性度量的基础上分为绿地、城镇、水体3类,并使用混淆矩阵检验分类精度(超过85%),导入ArcGIS软件进行象元比例的统计和制图表达(图1、2、3)。从总体上看,12年期间广州市中心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是:城镇用地、水网用地小幅上升,城市绿地大副下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高速发展对于绿地的分割与破坏。